回忆旧时江城的篮球赛事

说起武汉的篮球来,那得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谈起。当年位于汉口中山大道黎黄陂路口的基督教汉口青年会所在地内,有一个室内地板的篮球场,名之为“健身房”,那时它是武汉唯一的一个室内篮球场,精彩的篮球表演和比赛均在这里举行;因为室内有灯光设备,故夜间也能举行比赛和表演。它的右边则是青年会附属的汉口汉光中学,校内也有一个露天的篮球场,是该校当年培养篮球运动员的地方。中国早期的篮球“国手”王世选、刘振元和名将葛克以及被誉为是“五虎将”之一的郑森,都在汉口青年会的“健身房”内一显身手,观众称赞不迭。

回忆旧时江城的篮球赛事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平、津、沪、宁相继陷于敌人之手。这时,南京中央军校的篮球队撤退来到了武汉,队员中有王世选、王益德等人,他们在那时的武昌安徽中学的篮球场内,与该校学生鲁复典为首的篮球队举行了一次友谊比赛,结果是“中央军校”队获得胜利,但比分却打到了九十几比七十几,在当时来说比分是比较高的。武昌安徽中学,在抗日战争以前是湖北以篮球见称的学校,鲁复典在解放后仍为江城的篮球名将。

1938年10月26日,武汉为日寇所陷,上述篮球名手均离开了江城。后来,只有郑森回到了汉口,与陈邦珍(来自上海)等组成了“混合”篮球队,在现在的汉口一元路小学的篮球场内,与原汉口汉光中学的球艺高超的学生程大年等所组成的“锋队”,进行过友谊比赛。之后,从北平来了一位叫张履文的青年,组成了“联队”,常与“锋队”交锋,“联队”队员中有严祖性等人。“联队”和“锋队”是那时武汉篮球界的“冠军”队和“亚军”队。

这时,武汉的学生篮球运动却蓬勃地在开展,有被誉为是“学校篮球盟主”的“汉口高级职业学校”,它那时是汉口的最高学府,简称“高职”。篮球队的5名主力队员是:左锋谢祚炽,右锋陈学夔,中锋刘纯勉,后卫为李贤俊与杨荣仁。在1940年的初夏,他们夺得了武汉的学校“冠军杯”后,队长李贤俊因病亡故,后来增补了队员晏建华等,加强了实力,一直保持着“盟主”地位。与此同时,“女中”的篮球运动也较为普及,有“汉口一女中”队,但她们却没有对手,只能与当时的汉口“七小”(现汉口天津路与洞庭街的转角处,原为“海关花园”)男生篮球队比赛。那时各学校的篮球比赛,场地十分困难,只有借用汉口洪益巷内的培心小学(现武汉第三十六中)和当时的“七小”,因汉口青年会原“健身房”被博济医院所用,后在1944年阴历冬月初四,又被美国飞机将它全部炸毁。

抗日战争胜利后,辎重兵汽车第九团,在现在汉口江汉区友谊路与民意街交叉之处,修建了一个只有看台而没有灯光设备的篮球场,故只能白天举行比赛,此时的原老“篮球国手”王世选(因那时已是副团长了),带领着“辎汽十六团”的篮球队,在这个场地上与“汽九团”的篮球球队作了一次友谊比赛,这时的王世选已经是动作较慢地打球(因年龄较大),没有抗战前的那股劲头了。但该球队内则拥有解放前的“新国手”、中锋贾志军和前锋廖涤航,技艺超人。因而观众人山人海,争看这场比赛。

那时,在现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下首、“皇宫摄影”左边的场地内,也有一个既无看台更无灯光设备的篮球场,但有一个名叫“征轮”(即“辎汽十九团”)的篮球队,却来此与汉口的“汉星”篮球队作了一次精彩的表演赛,该队中有以“快”见长的“三剑客”蔡忠强、蔡文章和屠文龙,使江城武汉观众一饱了一场眼福。继之,屠文龙带领了颜化石等球员,以“三兵团”的队名,在汉口星光花园(现武汉市教育局对面的高楼处)的篮球场内,与武汉的各个篮球队作了友谊比赛。

1949年5月武汉解放后,我在汉口人民银行工作,为了搞好职工的文体活动,我们成立了一个名叫“银星”的业余篮球队,在同事们一致的推选下,他们要我担任这个球队的“指导”,因为队中那时有“武汉工人”队的余大霖同志,当年“高职”时我的同班同学、篮球队的副队长杨荣仁(后为武汉人民银行的信贷处长),抗战前武汉的篮球名将杨汶祥和汪伟(后为湖北省人民银行行长)等。这个队经过数次的比赛后,获得了武汉地区银行系统的“亚军”。

解放初期,武汉的篮球运动很是普及,因为在汉口现上海路天主堂的右边市二医院的老宿舍处,建起了一座木看台的、水泥地面的“鄱阳街灯光篮球场”,经常在这里比赛的甲级篮球队有“汉星红”(拥有球星胡文学、居彤等)、“后勤”(拥有抗战前的“国手”唐宝堃和夏堃等)、“军大”(军政大学)、“攻坚”(部队球队)、“文化”(武汉大学学生组成,有杨福鹿等)和“军需”(有中南军区的屠文龙、王镜湖、黄可根、颜化石等)6个队。乙级队则有“星群”(上智中学学生组成)、“汉星蓝”(由市二中学生组成)、“零售公司”(队员有鲁复典等)、“裕华纱厂”(队员有萧传业等)等几个队。1951年,当时中南区的(包括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河南6省以及武汉和广州两个直辖市)篮、排球比赛就在汉口鄱阳街灯光球场举行。选出了中南区的篮球代表队,其主力队员5名均为武汉的杨福鹿、胡文学、黄可根、王镜湖和屠文龙。他们代表中南区到北京和华东、东北、华北、西南、西北等大区的代表队比赛后,杨福鹿被评为1951年国家选手,后留在国家篮球队为队员,最后被任为国家女篮教练。也是1951年,前苏联国家男子篮球队来汉在鄱阳街灯光球场与武汉队比赛时,这5名主力队员,则以“武汉工人”队的名义和前苏联男篮举行了友谊赛。他们曾以“汉青”队的名义,远征过天津,获得五胜一平的好成绩。这时武汉的篮球运动的兴旺,超过了抗日战争以前的江城,可说是武汉篮球运动的全盛时期,后来因为杨福鹿调到了北京,屠文龙、王镜湖、黄可根等又相继离开了江城;又因中南一级大区的撤销,武汉的男子篮球就一蹶不振了,虽然后来1951年的“国手”王元祺来到武汉当了“教练组长”,作过了一些努力,但还是因未能挽回颓势而悄然离开了江城。这样一来,武汉地区的男篮就始终是乙级队了。令人欣慰的倒是武汉地区的女篮,在教练阳焰的领导下,一直是全国的甲级队。

后来,我由银行转到了武汉十八女中搞行政工作,后来又在体育老师的推举下,执掌起校女篮的教鞭,培养出了像陈继兰(曾为全市少年女篮队的队员)等一批队员。1959年新中国诞辰10周年之际,武汉市第十八女中篮球队,先在所在的汉口江岸区内,击败了当时素以篮球见长著称的市第二十女中队和球技高超的第十六女中队,取得了江岸区的冠军,后又代表江岸区与全市各区的代表队进行了比赛,获得了1959年武汉市的青年女篮冠军。队中的主力队员石美玉、张掌妹、张玲蓉、吴桂容、袁秀清、陈光惠、童明慧等,被评为国家二级篮球运动员。袁秀清成为了湖北女篮队员,张掌妹、张玲蓉则是武汉集训队的队员。吴桂容和另一位名叫朱凤桂的等6位队员,都成为了湖北公安代表队的队员,曾代表武汉队参加了全国公安系统的比赛。

武汉地区的篮球,由于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以及后来“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水平下降,后继乏人。作为70年前就是武汉地区篮球爱好者的我,不禁要大声疾呼,请武汉地区的体育部门,特别地要关注一下篮球,使它能够再现昔日的辉煌。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08/11/08/29544.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7月8日 上午11:08
下一篇 2024年7月8日 下午12:4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