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4日,寒潮才刚离开武汉,气温低至2℃,寒冷弥漫在城市的每个角落。然而,在武汉东西湖区的汉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工地,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525位建设者们干劲十足,正争分夺秒地加紧施工,此时项目已经全面迈入主体结构施工的关键阶段。
这个工程里最核心、体量最大的建筑,是一座别具一格的“立体式”污水处理池。它就像一个隐藏着神奇魔法的多层城堡,一层是生化池,二层是二沉池,整个建筑地下深入9米,地上高耸18米。从效果图上看,这座长160米、宽135米的建筑,以“诺亚方舟”为设计理念,造型美观大气,远远望去,就如同一个现代化的体育馆,让人眼前一亮。
记者来到现场,看到这座建筑的主体结构已经冲出地面3米。按照工程量来计算,已经完成了约33%。这就像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已经顺利跑完了三分之一的路程,为实现今年项目主体结构完成80%的目标开了个好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总监陶利平向记者介绍,这个项目是利用一块三角形荒地建设的。为了高效利用这有限的土地,设计人员可谓是绞尽脑汁,创新性地设计出了武汉首座“立体”叠式的污水处理厂。想象一下,在一片原本可能被闲置的荒地上,即将崛起一座功能强大的污水处理厂,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事情。而且,这个项目紧邻机场高速,为了营造更好的景观效果,建设者们还给上下两层的污水处理池外侧装上了铝板进行装饰。这就好比给一位原本普通的“劳动者”穿上了时尚的外衣,希望能改变大家对污水处理厂的传统印象。
除了在建筑造型上进行了升级,这座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工艺方面也毫不逊色。它将采用最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经过处理后的尾水能够达到准四类标准。这意味着什么呢?这些处理后的水可以向机场河进行生态补水,就像是给干涸的大地送上了一场及时雨,为周边的生态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
施工单位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汉西三期项目负责人鹿博表示,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管理,他们采用了自主开发的智慧安全管理系统。在现场设置了智慧工地管理中心,就像是一个“超级大脑”,对现场作业人员、塔吊作业、环境监测、深基坑监测等进行实时的智慧监控。这样一来,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被精准把控,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汉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从2024年7月底就开始开工建设了,计划在2026年6月底实现通水试运行。等到它正式投入使用后,每天能够处理20万吨生活污水,将和汉西一期、二期工程一起,共同为汉口西部地区的居民服务。而且,这座污水处理厂不仅功能强大,建筑造型美观,周边的绿化环境也堪比公园。据了解,今后这里还将作为生态环保科普基地对公众开放,这就像是一个生态环保的“知识宝库”,让大家可以近距离了解污水处理的过程,增强环保意识。
武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水务部门正在抢抓一季度水务项目施工的黄金期。他们以获批国债项目、中央预算内安排项目、汛前水毁修复项目、排水泵站项目、地下管网管廊设施建设改造项目、污水收集处理厂网等为重点,加快推进续建项目建设。
除了汉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武汉还有很多其他的重点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比如梁子湖应急水厂、巡司河泵站、蔡甸区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余家头水厂升级改造、港西泵站、银莲湖垸泵站、梅院泥灌区、夏家寺灌区等。这些项目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共同构成了武汉水务建设的美丽画卷。
编辑有话说
武汉汉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就像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魔法项目”,它不仅在建筑造型上大胆创新,还在污水处理工艺和安全管理方面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它的建设不仅能够解决污水处理的问题,还能为周边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并且为公众提供一个了解生态环保知识的平台。同时,武汉市众多水务项目的推进,也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决心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武汉的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市民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11/11/42/7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