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四川省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政策

日前,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关于做好我省2024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需要了解具体政策的网友,一起来看看吧。

1710214454478567.jpg

一、报考条件

(一)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原贫困地区学生。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实施区域为我省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原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共68个,名单见附件1),其报考条件为:申请考生具有我省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符合我省今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二)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招生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经教育部同意开展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的高校(见附件2),实施区域为我省民族地区、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革命老区、艰苦边远地区(共119个县、市、区,名单见附件3),其基本报考条件为:申请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我省今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有关高校可在此基础上提出其他报考要求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确保优惠政策惠及农村学生。

(三)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我省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招生学校为我省省属重点高校,实施区域仍然为我省民族地区、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革命老区、艰苦边远地区(同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一致),其报考条件为:申请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我省今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四)由于我省部分实施区域县的高中办学条件极差,甚至有的县没有举办高中,另外还存在近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户籍、学籍未作相应调整的实际,导致我省客观存在个别考生跨县到其他实施区域县就读的现象。结合我省实际并经教育部同意,我们制定了以上报考条件,请相关高校给予理解和支持。

(五)按照《通知》规定,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有关高校要及时将相关考生信息反馈四川省教育考试院,以便我省建立相关情况台账并做好资格审核。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有关高校要在报考、入学等环节,将该政策明确告知考生,做好提醒工作。

二、资格审核

(一)考生资格申报。我省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实施范围县的考生,如拟报考相应类别专项计划,应在户籍所在县(市、区)参加高考报名并按照《四川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享受录取照顾考生及特殊类型招生考生的申报与公示办法》(可在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查询)规定的专项计划申报办法自行申报。在规定时间内未进行申报的,视为自愿放弃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申报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还须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填写并提交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申请。有关高校发布招生简章后,4月25日前,各地组织考生完成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申请。

(二)考生资格审核。相关县(市、区)要根据规定的报考条件,充分利用高考报名系统、公安户籍系统和中小学生学籍系统,认真核查考生户籍、学籍等信息,严防报考资格弄虚作假。对于报考资格存疑的考生,要认真组织资格复核,坚决取消不符合实施区域、学籍、户籍等要求的考生资格。有关审核程序和办法按照省招考委、教育厅、公安厅《关于做好我省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考生资格审核工作的通知》(川招考委〔2018〕9号)规定执行。

各地要在当地招考委领导下,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落实由当地教育、公安等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分工负责、共同把关的多部门联合审核工作机制,严格执行“谁主管、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考生资格审核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所有相关工作人员须逐一签订工作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对审核结果须安排专人进行复核,确保真实准确无误,并要有负责人签署明确意见,同时加盖本单位公章。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审核考生的毕业学校、在当地高中连续学籍年限和是否实际就读以及实际就读年限;中学负责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对本校申请考生的学籍以及连续学籍年限、是否实际就读以及实际就读年限进行初审;公安部门负责审核考生的户籍地址、户籍地城乡分类属性、考生取得现当地户籍的连续年限和考生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是否在当地及户籍地城乡分类属性;招生考试机构负责资格审核工作的组织协调,汇总并上报本地专项计划资格审核合格考生名单。

(三)考生资格复核。

1.第一轮资格复核。我省普通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分市(州)下发我省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填报相应专项计划志愿的考生名单,各地对相关考生资格进行认真复核后于专项计划投档前反馈复核结果;

2.第二轮资格复核。本科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录取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立即分市(州)下发当次专项计划录取考生名单,各地应及时严格按条件对专项计划已录取考生资格进行认真复核,并在本科第一批平行志愿投档前分批上报复核结果。

(四)时间安排。5月16日16:00前,有关市(州)招生考试机构向省教育考试院报送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报名资格审核合格考生名单。

高校专项计划考生报名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下载四川考生名单,并向市(州)招生考试机构下发本市(州)申请考生名单。有关县(市、区)按规定条件对申请考生资格进行审核并核准考生相关信息后,将加注审核结果的申请考生名单(合格考生的审核状态为“通过”,不合格考生的审核状态为“不通过”)于5月16日前逐级报达省教育考试院。省教育考试院汇总全省申请考生名单并上传阳光高考平台,5月31日前,有关高校完成申请考生其他条件审核并将审核合格考生名单上传阳光高考平台后,省教育考试院在阳光高考平台下载并进行公示。

三、志愿填报和录取办法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的志愿设置、志愿填报办法和录取投档办法继续执行《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做好我省2014年提高普通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比例工作的通知》(川招考委〔2014〕23号)有关规定。

我省单独设置高校专项计划志愿,并作为入选资格考生符合高校录取要求时进行提前投档的依据。在公布高考成绩后、我省规定的普通本科志愿填报时间内,经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的我省高校专项计划入选资格考生登录我省高考志愿网上填报系统,填报高校专项计划志愿。高校专项计划实行顺序志愿的投档模式,分别设置1个第一志愿和1个第二志愿。取得1所高校入选资格的考生应将相应高校作为一志愿填报;取得多所高校入选资格的考生应自主选择相应的2所高校分别作为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填报。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若有高校未完成计划,则向高校投放第二志愿填报有该校的未录取入选资格考生档案,供高校审录。考生在填报高校专项计划专业志愿时,须认真查阅拟报考高校招生网站,了解高校专项计划的相关要求及说明。填报高校专项计划志愿的考生,均可同时填报各批次普通高考志愿。

对高校专项计划中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学校,省教育考试院在高校专项计划学校所在本科批次录取开始前,按照已公示入选资格考生填报的高校专项计划志愿,根据入选资格考生高考成绩总分、高校给予的优惠分值和高校模拟投档线向高校投档,高考成绩总分为包含录取照顾加分项目及分值的投档成绩,录取照顾加分项目及分值由高校确定是否认可;对高校专项计划中未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4〕2号)中:“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高校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等招生项目”的规定,考生高考成绩不含录取照顾加分。高校模拟投档线为学校在我省的最终模拟投档线。高校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网上管理系统”调整相应计划后按照招生简章公布的办法在本批次普通志愿投档前择优录取。高校专项计划合格考生档案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投档前投放,并在本科一批前完成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有关高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鼓励高校专项计划直接安排分省计划录取。采取安排分省计划录取的高校,要根据入选资格考生情况在我省编制招生来源计划,并进行标注说明。

四、宣传服务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高校和中学要进一步加强专项计划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主动、准确有序做好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温馨提示等工作。要指导实施区域内有关中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班级板报、信息推送等形式,向考生广泛宣传相关政策,深入解读专项计划报考条件和招生办法,努力提高宣传实效,鼓励优秀学生积极报考。有关高校要统筹做好专项计划录取考生培养工作,针对不同学生特点,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加大培养帮扶力度。

五、信息公开

有关市(州)、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要按照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省级、高校、中学四级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及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中学要及时将通过专项计划报考资格审核的考生姓名、学籍学校、就读学校、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等信息分别在市(州)、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网站和所在中学网站和班级公示。省教育考试院将在门户网站上对我省通过专项计划报考资格审核的考生名单进行公示。有关高校要及时将通过高校专项计划报名资格审核的考生名单、入选资格考生名单、录取标准和录取结果等信息分别在学校招生网站和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各地各校要畅通社会监督举报渠道,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确保公平公正。

六、监督检查

有关市(州)、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制度,主动深入开展监督检查,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对于专项计划招生中有违规违纪行为的工作人员和考生,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于提供虚假个人信息或材料的考生,认定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取消专项计划报名和录取资格,同时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1—3年的处理。

附件:

https://www.sceea.cn/Html/202404/Newsdetail_3595.html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15/21/23/17247.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4月15日 下午9:23
下一篇 2024年4月15日 下午9:23

相关推荐

  • 2024上交所接受指定交易申报指令时间调整通知

    自2024年10月8日起,上交所接受指定交易申报指令时间调整为每个交易日的9:15至11:30、13:00至15:00,仅针对新开户的投资者和更改券商的投资者,和老股民没关系。 2…

    2024年10月7日
    0184
  • 2024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在汉开幕

    10月12日,2024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在汉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佟振合、涂永强、冯小明、吴骊珠、周翔、唐智勇、朱为宏等院士专家出席开幕式。 盛阅春在…

    2024年10月13日
    0193
  • 濮阳春节可以放烟花吗2025(燃放时间+燃放地点)

    2025年1月22日(小年)、1月28日(春节)至2月2日(正月初五)、2月12日(元宵节)全天,西至大广高速、北至台辉高速、东至京广大道、南至晋豫鲁铁路以外的区域均可燃放烟花。 …

    2024年12月7日
    0212
  • 萧山区聆空人才星寓人才房租金和位置

    杭州萧山区聆空人才星寓人才房,目前已经正式上新。有关该人才房的基本信息都已汇总完毕,想申请的朋友可以先到现场看看房。 项目位置及房源情况 聆空人才星寓位于南阳街道,北邻会展南路,与…

    2024年11月19日
    0168
  • 2021武汉五一天气预报及穿衣指数一览

    【导语】:武汉即将到来,天气情况怎么样呢?五一在武汉才是初夏,气温会很舒服,如果到武汉来旅游穿什么衣服好呢?​   2021年五一劳动节放假是从5月1日到5月5日,那么这几天天气情…

    2024年4月12日
    0222
  • 2024武侯区小学入学时间表

    武侯区2024小学入学政策和时间表已经公布。需要给自家孩子报名的家长可以来了解下流程,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小学入学时间表 一、入学对象 1.公办小学入学对象:2024年8月31…

    2024年4月10日
    0249
  • 拉萨公交时间表2024年5月1日至9月30日

    自2024年5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执行夏季运行时间,首班最早发车时间为6:40,末班最晚发车时间为21:30。下面小编便为大家带来2024年拉萨公交车详细运营时间表,有需要…

    2024年5月7日
    0269
  • 武大中南医院国际医疗(特需)门诊预约指南

    据了解,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国际医疗部(特需)门诊已于11月11日正式开诊。那门诊介绍,以及预约方式等信息,下文有详细说明。 预约指南 进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公众号,点击挂号服务,选择国…

    2024年11月12日
    0386
  •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增强信心 干字当头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12月16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我市贯彻落实…

    2024年12月17日
    0193
  • 武汉又一高铁站,要来了!

    9月28日,武汉枢纽直通线、花湖机场铁路联络线同步启动建设。 至此,湖北启动在建高铁项目达到9条。以武汉为核心的超“米”字型高铁枢纽网,以襄阳、宜昌为副中心的“多向放射型”高铁枢纽…

    2024年9月29日
    0205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