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
-
由孤贫成为巨贾—汉南籍大实业家韩永清
在20世纪中叶的汉口,曾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地产商、华景街的老板有个儿子叫陈景堂,嗜赌如命。老板担心其子因赌而败落家产,晚年将华景街的全部门面改成餐馆,交由下人打理不用交租,想在哪…
-
近代汉口最年轻的买办—刘子敬的跌宕人生
19世纪的商行“买办” 刘子敬,武汉人。清末民初汉口著名大茶商、地产商、实业家。21岁开始担任多家外国洋行买办,是近代汉口最年轻的买办,在武汉乃至长江流域名噪一时。积累了庞大的家产…
-
民国早期著名纺织专家—孙耀卿的爱国美德
1930年孙耀卿任石家庄大兴纱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图为石家庄大兴纱厂旧影 孙耀卿,武汉人。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任武昌甲种工业学校校长长达10年,为湖北武汉地区以及全国各地培养纺织人…
-
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石库门”—黄少山在汉口咸安坊的传奇
在武汉胜利街和南京路的交汇处,深藏着一条300多米的幽静里弄,斑驳的红墙,铁锈爬满了镶嵌在墙上的钢花窗,花岗岩砌垒的门框和门楣在没落中依旧古香古色,纵横交错的石砖铺就的小路长满了青…
-
近代武汉机械制造业的领军人物—周仲宣的传奇人生
周仲宣 武汉是近代中国机械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清朝末年,在武汉的汉阳铁厂、扬子机器厂和周恒顺机器厂等一大批民族机械工业企业,带动了武汉近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使武汉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
-
中国卓越的工程技术专家—李复几与武汉
李复几,早年留学欧洲,1907年获得德国波恩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是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1907年秋满怀报国大志回到祖国,由于当时中国缺乏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李复几转入工矿、交…
-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国实业家陈经畬
陈经畬 在武昌九峰山回民公墓的青松翠柏间,葬有一位纯粹的老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他的评价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位逝者就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陈经…
-
武汉“船王”—民营航运家江秉诚
江秉诚,沔阳人。1892年来汉投亲进入航运业。从此毕生致力于航运事业。在武汉组建起庞大的航运集团,经营长江及内河的航运业务,开发武汉三镇的轮船码头和长江两岸的轮渡业务。大大拓展了武…
-
中国早期的建筑企业家—汉协盛营造厂创始人沈祝三
沈祝三 沈祝三,宁波籍商人,1904年只身来到汉口承建建筑工程。1908年创办汉协盛营造厂,他谋略发展,把汉协盛打造成旧汉口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建筑企业。清末民初武汉三镇300项著名…
-
近代武汉华埠商人的代表—周星棠的人生历程
“近代中国的经济人物,周星棠当是有分量的一位”。这是研究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史学者的共知和共识。 从金融起家到实业成名 周星棠,原籍浙江绍兴,1877年出生于汉口。家境贫困,但父母却给…
-
中国近代著名银行家:周苍柏的家国情怀
20世纪30年代在武汉的周苍柏 爱国银行家周苍柏,1888年生于武汉。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投身金融,曾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汉口分行行长、湖北省银行总经理等职。在那风雨如晦的岁月里,他…
-
民国中期武汉商界的风云人物—汉口市总商会主席黄文植
黄文植,是汉口商业史上罕见的一位人物。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他任江西旅汉同乡会会长长达12年,先后三次出任汉口市总商会主席(前称“会长”),经办的众多实业赢而不亏,在武汉商…
-
曲折艰难之路—刘季五与武昌震寰纱厂
武汉是近代中国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晚清时张之洞督鄂兴办布纱丝麻四局使武汉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中心;20世纪20年代,一纱、裕华、申四、震寰四大民营纱厂鼎力江城,使武汉棉纺织业…
-
湖北近代水利巨擘—陶述曾的治水功业
陶述曾,武汉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抗战时期,他组织与参与修建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昆明机场等工程;抗战胜利后,主持了黄河花园口堵口复堤工程;新中国成立后,对长江中游防洪…
-
一代航运名宿—永兴兄弟轮船公司创办人王昌炽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阳籍爱国实业家王昌炽创办的“永兴兄弟轮船公司”蜚声荆楚。他为维护中国内河航运主权、抵制帝国主义对中国航运业的掠夺和支援民族解放战争做出了卓越的努力,被业界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