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
-
喻欣:童年的长堤街
作者的外婆 我外婆是在长堤街土生土长的,并最终以80岁的高龄仙逝于长堤街127号。我从1963年6月24日在武汉医学院出生,一直跟随外婆生活在长堤街,直到1985年。长堤街是我的故…
-
大陆里故事
董必武为《新华日报》创刊题的词 如果它不是中国共产党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报纸新华日报社的旧址,大陆里和其他很多老里份一样,在旧城改造中会从武汉的地图上消失。它原本有15个门牌号码,…
-
宁波里往事:儿时记忆
记得小时候,宁波里还是蛮幽静的。 一色的红砖厢房,整整齐齐的石板地,每家门口都是厚厚青石做的门框门楣,都是两扇黝黑黝黑的木制大门,重重的,用力拉开门就发出咿呀之声。窗户是阔大长窗,…
-
林则徐在两湖禁烟
近代著名爱国者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1785年出生在福建侯官(今福州)一个比较贫寒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代,受传统的封建教育。后中进士,…
-
胡远:科创中心建设与武汉方略
胡远,武汉市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研究员,享受武汉市政府津贴专家、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科技评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科技创新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 今…
-
彭智敏:武汉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早日建成全国中心城市
彭智敏,1960年9月生,湖南湘潭人。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1986年开始从事长江流域经济、区域经济研究,先后参加和主持国家级、省级、院管课题及中外合作研究项目50余…
-
潘堂林:融媒时代新闻宣传核心技能
潘堂林,1956年生,湖北公安人,高级记者,专业技术二级,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历任长江日报社记者、驻北京记者站站长、部门主任、副总编,武汉晚报总编辑、社长,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
赵嵘:武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底气与构想
赵嵘,女,1963年生,湖南岳阳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民盟武汉市委副主委,武汉市政协常委,武昌区政协副主席。1985年获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
-
赵凌云:走好武汉复兴之路的关键一步
赵凌云,1962年8月出生,湖南华容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百名跨世纪人才。中共第十届、十一届湖北省委委员,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
-
张嵩:万里茶道与武汉
张嵩,现任中共武汉市委党校(武汉市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档案研究管理专业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档案文献整理研究和武汉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策划、主编、参编《辛亥武昌起义图像史》《武汉印…
-
王守宪:纪律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纪律建设历史回望
王守宪,1952年1月出生,历任武汉军区测绘大队政治处干事、政治教导员。1988年12月到武汉市监察局工作,1993年4月该局与武汉市纪委合署办公,先后任武汉市监察局副局长、武汉市…
-
陈芳国:大江潮涌 天地翻覆——武汉党史百年
陈芳国,1952年出生于武汉,1978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起从事中共党史与武汉现代历史研究,1996年任中共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2008年任巡视员。1998年被…
-
李春洋: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研究
李春洋,1969年出生,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湖北省武汉城市圈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四五”规划专家组成员,区域经济研究专家,武汉城市圈同城化…
-
郑自来:武汉的文物保护利用及与地方志之关联
郑自来,1951年4月生。1975年1月至1979年4月在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工作,1979年5月至2011年12月先后在市文物处、“八办”纪念馆、市文物办及文物办并入后的市文化局,…
-
严昌洪:孙中山与武昌起义
严昌洪,1943年生,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湖北省志》总纂委员会副总纂等。出版《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国社会》《辛亥革命史事长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