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生活,住房问题一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为了解决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问题,武汉推出了公租房保障政策。公租房保障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这两者有啥区别呢?今天咱们就来一探究竟。
首先,咱们得了解一下武汉公租房的定义。公共租赁住房是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由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根据城市规划批准投资建设或筹集的。它限定了住房面积和条件,以低于市场水平的租赁价格,面向符合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引进人才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出租,是一种保障性住房。
申请对象和条件大不同
不同的保障方式,对应的申请对象和条件也不一样。
对于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其中符合公租房保障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收入家庭以实物配租为主,但也能自愿选择租赁补贴;其他住房困难家庭则以租赁补贴为主。要申请公租房保障,得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申请人得有本市城镇户籍,共同申请人要么有本市城镇户籍,要么持有有效《武汉市居住证》;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要符合规定标准;在本市没房产或者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规定标准,并且3年内无房产转移、注销记录;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之间得有法定的赡养、抚养或者扶养关系。要是拥有的房产或者承租的公有住房被列入征收补偿范围,还下达了征收决定但没安置到位,那暂时就不能申请公租房保障啦。
无房新就业职工实行阶段性保障,主要通过发放租赁补贴,保障期限从毕业之日起不超过6年。申请条件是有本市城镇户籍或者持有有效《武汉市居住证》;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符合规定标准;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在本市无房产,且3年内无房产转移、注销记录;具有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未满6年;在武汉市正常缴纳社会保险费或者住房公积金。
在汉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也是实行阶段性保障,保障方式只有发放租赁补贴,保障期限累计不超过36个月。申请住房租赁补贴得同时满足:持有有效《武汉市居住证》;在本市中心城区注册登记的用人单位就业,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1年以上且处于在缴状态;申请人月均收入符合规定标准;申请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在本市无房产,且3年内无房产转移、注销记录。
保障标准差异明显
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的保障标准也各有特点。
实物配租实行差别化租金,会根据配租家庭住房困难程度及收入情况,给予不同档次的租金减幅。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含)的家庭,按照武汉市公有住房租金标准的50%计收租金;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低于低收入标准(含)的家庭,按照项目评定的市场租金标准的30%计收租金;收入高于低收入标准但低于公租房申请资格收入上限的家庭、无房新就业职工,按照项目评定的市场租金标准的70%计收租金。而且,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还免交履约保证金、房屋及附属设施使用押金,物业服务费由政府承担呢,这可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
租赁补贴实行分档保障,按照保障对象家庭人口、收入情况、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和补贴面积标准的差额进行补贴。分档保障系数也不一样,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含)的家庭,补贴系数为1.0;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低于低收入标准(含)的家庭,补贴系数为0.8;收入高于低收入标准但低于公租房申请资格收入上限的家庭,补贴系数为0.4.
保障方式能否变更?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保障方式能不能变更呢?答案是可以的。选择租赁补贴的保障家庭,可以在规定期限后申请变更保障方式为实物配租。而选择实物配租的保障家庭,也能申请变更为租赁补贴,不过已经享受实物配租的保障家庭,得退出所承租的公租房。
编辑有话说:武汉的公租房保障政策为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这两种保障方式各有优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障方式。无论是申请实物配租还是租赁补贴,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住房压力,让大家在武汉有一个温馨的家。希望大家都能早日申请到心仪的公租房,开启美好的生活。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11/11/08/75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