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莫斯科来—苏联援建武钢专家组组长巴杜洛天

苏联援建的武汉钢铁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新型钢铁联合企业。1955年10月正式破土动工。在武钢建设中,先后有156位苏联优秀专家来到武钢工作,共提出重大建议5700多项,帮助解决了众多复杂的技术问题,为武钢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苏联冶金企业家、苏联援建武钢专家组长巴杜洛夫,就是一位值得中国人民铭记的专家之一。

他从莫斯科来—苏联援建武钢专家组组长巴杜洛天

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在武钢高炉工地上

率领18位专家援建武钢

1895年,巴杜洛夫出生于苏联。来武钢之前,他已具有35年黑色冶金企业工作经验,在苏联获得过5个勋章。20世纪50年代,他和马洛歇夫沙什科夫、克料沃诺索夫、克罗特基、匹列卡茨等专家来到武汉,帮助建设武钢,任苏联援建武钢专家组组长。他到武钢的时候,已是年逾花甲。

在巴杜洛夫来武汉之前,已有多位苏联专家来华为兴建武钢工作。

1952年初,当中国安排长远建设规划的时候,苏联政府应中国的邀请,派来了以原重工业部副部长郝列布尼可夫为首的专家组。他们在那春寒料峭、雨雪交加的季节里,踏遍了黄石、大冶一带的田野、山冈和矿井、岩洞,全面地从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考虑,提出了可以在大冶铁矿附近建设一个规模在200万吨以上的钢铁基地的建议。根据这个建议,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拟出了将华中钢铁公司建成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计划。1952年3月15日,毛泽东主席批准了这个计划。1953年,苏联和中国订立了帮助建设这个钢铁联合企业的协议。

1952年,苏联地质学家克罗特基等9位专家来华,用物理探矿法在大冶象鼻山和龙洞之间发现了新的巨大铁矿体。同年,苏联黑色冶金工厂设计总院院长赫列布尼可夫应邀来华在中国长江中游一带勘察,选择武钢厂址。1954年2月,苏联黑色冶金工厂设计总院列宁格勒分院院长别良其可夫、总工程师格里高利杨率苏联专家组来华,对选择的厂址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了在武汉市青山地区建厂的建议。以苏联黑色冶金设计院列宁格勒分院为主的许多设计院,为武钢展开了浩繁的设计工作。他们在设计中尽量采用最新的技术,使武钢成为世界第一流的钢铁厂。

巴杜洛夫的前任是萨维斯基,萨维斯基任专家组长时,带领的专家人员有10位。萨维斯基亲自参与了编制武钢一号高炉最低限度的工艺系统,具体检查了这座高炉生产必需的工程项目和设备清单,防止因为漏项而造成困难。1955年初,巴杜洛夫任援建武钢专家组组长时,带领的专家人员有18位。当时,巴杜洛夫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从遥远的北部寒冷地带来到有“火炉”之称的武汉,带领专家组坚持深入现场,指导建设和生产。

实现一号高炉提前出铁

武钢一号高炉的建设,曾得到近百名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他们对保证武钢一号高炉提前出铁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建设一号高炉时,巴杜洛夫带领专家组成员亲自钻进闷热的围管给工人作示范。当每项主体工程接近竣工和投入生产的时候,他和专家们常同中国工人一起苦干,甚至昼夜不离现场,指导新设备的试车和交付验收。

巴杜洛夫紧紧抓住提前出铁的关键——设备供应问题,组织力量到各地催货,并亲自几度往返于武汉、北京、莫斯科之间,使高炉生产必需的设备都提前到达工地。苏联许多机电制造工厂为武钢一号高炉制造了大批特种设备。为了保证一号高炉提前出铁,在巴杜洛夫积极努力和大量工作下,这些设备都是提前4个月或半年时间赶制出来的。生产武钢炼铁厂第一号高炉必需的40吨的秤量车,在苏联也是第一次制造。当奥德萨秤量车厂将这台秤量车赶制出来以后,需要特别型号的电动机试车。莫斯科附近的奇勒目工厂立即从别的设备上拆下4台电动机来,用飞机送去;又赶制出两台来,用汽车跑了3天3夜送去。为了将这台秤量车赶运到武钢工地,巴杜洛夫和前苏联交通部采取措施,让这台秤量车在1958年8月22日赶运到苏蒙边境,在8月底赶运到了武钢工地。巴杜洛夫又要求奥德萨秤量车厂特派专家到工地,帮助中国工人安装这台新设备。

巴杜洛夫为了使一号高炉提前生产,不知疲倦地奔波在武钢工地上,常常深夜到工地检查工作。在7、8月里进入施工高峰时,巴杜洛夫带领的18位专家,都放弃暑期休假,不分昼夜地跟工人们一起坚持在酷热的工地上。浇灌高炉基础混凝土时,正遇上武汉最热的7月,混凝土工程专家康斯坦诺夫为了保证在30个小时内浇完全部混凝土,推迟自己的休假期,亲自参加浇灌工作。他不畏炎热到基坑里检查混凝土质量,深夜里还到工地解决技术问题,使高炉基础在27小时内浇灌完毕,质量达到优等。高炉安装炉体时,苏联专家奥坤实施苏联的整体安装法,大大地加速了工程安装的速度,他还亲自帮助工地培训了40名高级电焊工,保证了工程焊接质量达到优等。安装一号高炉秤量车的专家柯沃尔,在紧张的安装过程中,和中国建设者们一起工作,两夜没有睡觉,他说:“中国同志分秒必争的精神,使我十分感动,我也要打破常规,分秒必争”,终于把70吨重的秤量车提前安装、调整完毕。在一号高炉出铁的前夜,以巴杜洛夫为首的苏联专家们,在高炉旁苦战五天五夜,帮助工人们迅速将各种设备调整妥当。

他从莫斯科来—苏联援建武钢专家组组长巴杜洛天

1958年9月13日,毛泽东主席亲临武钢现场见证武钢一号高炉炼出的第一炉铁水

他从莫斯科来—苏联援建武钢专家组组长巴杜洛天

1959年6月,周恩来总理接见即将回国的苏联援华专家

武钢炼铁厂第一号高炉原计划1958年10月1日出铁,后计划提前在9月13日出铁。这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钢铁厂的第一炉铁水。这天毛主席来到武钢看出铁。毛主席同辛勤地帮助武钢建设的苏联专家们一一握手。专家组长巴杜洛夫和设计总负责人格里高里扬等4人,向毛主席问好。巴杜洛夫说:“炉的出铁是个胜利。以这个胜利来问候毛主席。”毛主席回答说:“谢谢你们。”毛主席请他们在他身旁坐下,巴杜洛夫说:“帝国主义说我们武钢这个高炉1958年出不了铁,但我们今天就出铁了。这是一个胜利。”毛主席说:“这是中苏两国合作的胜利。”巴杜洛夫热情地向毛主席介绍高炉的情况,他说:“三号高炉比这个炉子大。”主席问:“第四号呢?”巴杜洛夫说:“四号又比三号大。”他还接着说:“武钢是个非常大的钢铁厂。武钢要建设8个500吨的平炉,而这样大的平炉,在全世界苏联只有3个,美国有2个。”武钢炼铁厂第一号高炉顺利出铁,标志武钢建成投产。继一号高炉投产后,二号焦炉又在10月建成投产。

保障二号高炉顺利建设

在武钢二号高炉建设过程中,巴杜洛夫和专家们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各生产工序紧密衔接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大建议,作出了宝贵贡献。巴杜洛夫经常对专家组成员强调说:“我们不仅要按期建成高炉,而且要使它建成后能够很好地生产。”他提醒大家注意工程质量和各生产工序的衔接问题。炼铁专家谢尔柏柯夫对二号高炉从设计、施工、设备供应、生产准备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全面研究,他在审查设计中发现高炉除尘器没有内衬,开炉后将使除尘器的铁壳受到煤气杂质的侵袭而很快磨损,提出了除尘器要砌上耐热混凝土内衬的建议,对延长除尘器寿命和保持高压操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还系统地研究一号高炉开炉以来在降低焦比、减少料批、提高冶炼强度、维护出铁口等经验,为二号高炉投入生产作好技术上的准备。筑炉专家附列日科夫、机器安装专家斯库拉托夫,都是每天亲临现场,边指导边干,星期日也往往不休息。斯库拉托夫腿有宿疾,走路不方便,但他为了保证安装质量,不管刮风下雨,都要爬到高达60多米的高炉炉顶帮助中国工人安装和调整设备;斯库拉托夫还建议用新的方法在热风炉法蓝连接处垫石棉绳,使受压力很大的法蓝连接处做到密不漏气,他在回国的前夕,还几次上到高炉炉顶帮助调整设备。

巴杜洛夫特别关心原料供应和辅助工程两个环节。以巴杜洛夫为首的前苏联专家们,曾冒雨前往大冶、灵乡,了解铁矿的供矿计划和选矿厂的施工情况,并提出了“矿石中和”的建议,把低硫矿和高硫矿、贫矿和富矿综合搭配使用,使矿石产量逐渐提高,品位更加稳定,为二号高炉增加了矿石储备。巴杜洛夫对原料仓库、料仓栈桥、六号水泵站、三号铸铁机等辅助工程的建设非常重视,虽工作量不大,但是如有一项跟不上主体工程,就会影响高炉的正常生产,巴杜洛夫几乎每天都要到这些工程的现场了解施工进度,遇到问题,及时提请武钢负责人解决。前苏联有关工厂也为武钢二号高炉所需的炉顶卷扬机、电气操纵盘、秤量车、鼓风机等技术复杂的设备,提前或按期运到武钢,保证了二号高炉顺利建设。

根据巴杜洛夫的建议,武钢在还没有混铁炉的情况下,将3个平炉陆续建成投入生产,提前几个月为国家生产出了大量的钢。巴杜洛夫等苏联专家对武钢每项工程的质量一丝不苟,负责到底。武钢建成的高炉、平炉、焦炉等主体工程的质量,都被评为优等。

援建诞生中苏深厚友谊

在苏联的全面援助下,武钢这座世界上第一流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不仅建设得快,而且建设得好。前苏联先后派来156位优秀专家,帮助武钢的建设。在武钢建设中,巴杜洛夫等前苏联专家提出重大建议5700多项,并通过现场指导、专题讲课、问题解答等方式,帮助解决了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技术干部。巴杜洛夫等苏联专家们不仅带来了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建设经验,而且在援建中诞生了深厚友谊。

然而,1960年7月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所有在华专家,巴杜洛夫依依不舍地离开武汉回了苏联。

20世纪40年代末,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成千上万的苏联专家来到这片陌生的国土,他们胸怀革命的理想,本着国际主义精神,把知识、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中国,并与中国人民一道挥洒汗水,为新中国政权的稳定、经济的恢复和工业化基础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苏联政府的一纸命令,所有的在华专家突然撤退回国,给中国人民及其建设事业留下了众多困难和无限遗憾。

沈志华著的《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是中国第一部专门研究苏联顾问和专家在华历史的学术性著作。该书对苏联专家来华的基本状况、中苏双方在专家问题上的政策方针、苏联专家在华工作的条件和环境、苏联专家的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和论述。

他从莫斯科来—苏联援建武钢专家组组长巴杜洛天

2009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苏联专家在中国》一书封面

2010年11月,江泽民在为《苏联专家基列夫的中国情结》一书作序中指出:“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忘记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巴杜洛夫等苏联专家在援建武钢中所作出的贡献是武汉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22/18/04/30523.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7月22日 下午5:04
下一篇 2024年7月22日 下午6:36

相关推荐

  • 武汉火车停运最新消息2024(高铁+动车)

    目前,武汉铁路对部分2月4日停运的车次进行了汇总。各位旅客朋友如果需要了解最新的高铁停运消息,可以通过12306网站或App,以及各火车站的官博查询。 武汉火车停运最新消息 (部分…

    2024年2月5日
    0188
  • 24日可查四六级考试成绩

    导语: 24日可查四六级考试成绩。2023年上半年CET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2023年8月24日上午7时可查询。详见正文。   24日可查四六级考试成绩   一、查询时间 …

    2023年8月24日
    0127
  • 2024武汉选聘生面试公告

    2024年武汉选聘生面试将于2023年11月18日、19日、20日,在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进行。下面小编便为大家带来详细面试公告,一起看看吧! 一、面试时间 面试将于2023年11月…

    2023年11月15日
    0114
  • 武汉灵活人员公积金贷款办理流程

    武汉灵活人员可以存缴公积金,也可以办理公积金贷款啦!本文将详细介绍武汉灵活人员公积金贷款的办理流程,包括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步骤等方面的内容,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全面的办理指南。…

    2023年12月26日
    0112
  • 天天观察:武汉绿动:氢能汽车八大核心技术已掌握“四大件”

    投产国内首条全自主质子交换膜生产线,氢燃料电池核心“四大件”自主可控,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省新物种“瞪羚”企业……成立3年来,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

    2024年2月11日
    0106
  • 湖北省博物馆2024全年展览预告(展览时间+展览地点)

    2024年湖北省博物馆为大家精心策划了18场丰富多彩的展览活动。从历史的深处到文化的瑰宝,从艺术的魅力到科技的奇迹,我们将带您穿越时空,探寻文明之光。以下是2024年湖北省博物馆全…

    2024年3月14日
    0223
  • 2023武汉艺术小人才获奖名单(各区)

    在2023年的武汉艺术小人才比赛中,一批才华横溢的艺术小人才脱颖而出,展示了他们的艺术才华。目前,2023年武汉艺术小人才成绩已经出来了,下面小编便为大家带来2023年武汉艺术小人…

    2023年12月15日
    0249
  • 武汉养老保险转移办理方法2024

    武汉养老保险转移可以通过网页办理,也可以直接在手机小程序上办理。办理流程已经通过下文进行了说明,还不清楚的朋友可以来看看。 一、网页端 1、登陆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http:…

    2024年2月18日
    0106
  • 武汉公积金贷款逾期会怎么样

    公积金贷款逾期会怎么样?武汉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了一篇科普文,讲述公积金贷款逾期会产生哪些后果,详情可以通过下文进行了解。 一、产生不良信用记录 借款人及其配偶的贷款、贷记卡逾期所欠…

    2023年11月10日
    0100
  • 2024脑浊乐队春季巡演武汉站时间和地点

    脑浊乐队春季巡演武汉站定于3月23日在武昌举行。这次的巡演是以环保为主题,想到现场观看的歌迷朋友,现在还可以购买全价票和周边套票。 演唱会时间 2024年3月23日 周六 20:3…

    2024年2月19日
    09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