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
-
故乡武汉给我的山缘
童年,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美好难忘的。我童年里有一条悠悠流淌的河,这便是美丽的清江,我的第二故乡恩施便坐落在清江边上。孩提时常与哥哥姐姐们在山上摘蟠桃、茶花和蜂糖果,跟着当体育教授的…
-
球迷史的起点,是与故乡武汉相联系的
几个老朋友聚首聊天。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兴之所至,随遇而侃。有人谈起电视上现场直播中国与伊朗的足球赛,中国队再次饮恨绿茵场,不胜慨叹。由中国足球水平的起伏不定,谈到总冲不出亚洲,进…
-
马仲扬:峥嵘的岁月难忘的情景
在武汉,我曾度过了7年时光,那是极不平静的7年,也是我活力充沛的7年。每每念及,便唤起我亲切闪烁的记忆,峥嵘的岁月,难忘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我第一次到武汉,是1946年初。…
-
喻宜萱:情系楚天人情世事正是从这细微处见真情
每次提起武汉,我内心总不免涌起一阵亲切感,因为命运使我和湖北结下了不解之缘。江西萍乡是我的出生地、我的家乡,而湖北是我的第二故里。1934年我作为家属路经武汉拜见了我慈祥的公婆,随…
-
晴川历历汉阳树:遥望三镇寄我盈盈的祝福
1937年底,南京失守之后,武汉是中国抗日的中心,各方面的人都向武汉集中,原在上海出版的《大公报》,也迁武汉出版。国民党军委会的《扫荡报》,共产党的《新华日报》,国民党政府的《武汉…
-
寻觅青春—追记在欢庆武汉解放的日子里
终于回到阔别42年的江城怀抱了! 是的,1982年曾在这里逗留过20小时,那只是观摩研讨了一龆戏,没来得及和这个城市的亲友、树木、山湖晤面,便惴着莫大遗憾踏上北归列车,那不算归来。…
-
一代师表周鲠生
1928年7月,国民党政府大学院正式决定筹建国立武汉大学。蔡元培指派刘树杞、李四光、王星拱、周鲠生等八人组成筹备委员会。周鲠生为武汉大学校舍的建设出了很大的力。武大体育馆是他找黎元…
-
一张照片和七百封情书-百岁辛亥老人喻育之的爱情
百岁辛亥老人喻育之的房间里,除了满室书画之外,还悬挂着一张放大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女士,上穿白褂,下穿黑裙,站在山间石阶上,显得朴素、端庄、秀丽、大方。 这张照片,伴随喻老度过半个…
-
王莹武昌的姑娘: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每想到抗战艰苦的年代,就会想到王莹,每当想到王莹,便会想到战争时期的群众喜爱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这是当时王莹在武汉闹市街头常演的一个剧目,曾经受到文艺界人士和周恩来同志的好评。…
-
谢冰莹和她的《从军日记》
在轰轰烈烈的1927年大革命时期,谢冰莹的名字和她的《从军日记》,在武汉、全国,甚至世界的许多地方,都曾享有盛誉。60多年过去了,这位老兵还被一些健在的老人怀念着。 一 谢冰莹原名…
-
程涛平:追寻黄负生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二年,一颗明亮的星在武汉陨落了。长江呜咽,汉水悲哀,如同流星划破夜空,黄负生——这位共产党的先驱者,带着他耀眼的生命火花,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之中。 然而,历史没有将…
-
宋炜臣:旧“汉口的中国头号商人”
19世纪末,在洋务运动的滚滚浪潮声中,湖广总督张之洞推行振兴实业,挽回利权,积极扶持和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使汉口成为洋务运动的重要基地之一。九省通衢的武汉随之脱颖而出一批民族资本…
-
老树繁花分外香:詹天佑生命中的最后七年
詹天佑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科技界的先驱。他主持建筑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为当时深受屈辱的中国人民争了一大口气”,被誉为“中国人的光荣”。詹天佑一生与祖…
-
我对学术理路的记忆
今年暮春我校毕一部书稿后,获得近10余年少有的一段悠闲情怀,每每于傍晚踱步沙湖之滨,渔舟夕照,勾引如烟往事,联翩而至。现特录下关于自己学术理路的记忆,卑之无甚高论,却正可就教于友朋…
-
曹立庵:为柳亚子先生治印
1944年,我历经战乱,辗转到重庆,得识柳亚子先生。亚老比我年长34岁。他有时找我为他治印,我欣然受命,先后为他刻了20多方印章。如“兄事斯大林,弟畜毛泽东”、“才子居然能革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