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店曹祥泰百年风雨路
在武昌解放路中段闹市中心,巍然矗立一座大楼,翘首可见“曹祥泰”三个大字,灯箱树起“百年老字号曹祥泰”更是引人注目。这个创建于1884年的老店,在其发展过程中走过了118年的风雨路。…
-
武汉千年吉祥钟诞生记
1999年元旦刚过,武汉市市长王守海就收到一位普通市民的来信。来信建议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武汉应有高品位、能打下时代烙印的纪念性活动,如铸造一口世纪钟,悬挂在黄鹤楼上。考虑到武汉电视…
-
郑小瑛:在长江之滨划出第一个起拍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1949年5月的一天,我和中原大学文工团的同志们一起,紧跟在追击南逃残匪的人民解放军野战军后面,从开封来到了武汉。记得4个月前,我和金陵大学的几个同学路经这里北上…
-
骆文:与武汉有缘 武汉风光印象颇深
15岁时(1931年),暑期将届,即与同学毕君溯江而上,游安庆,览九江,直到汉口大街小巷。清同治年间黄鹤楼焚毁后,在其原址建筑的奥略楼,我们也爬上去了。而后,叫了小划子,船家说:“…
-
陈先炳:魂牵梦绕家乡情
离开武汉老家已整整48个春秋了。但怀乡思念之情却丝毫未减,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更变得愈加强烈。而每当提起故乡时,总有一种无比眷恋和感激之情,也就是这种伴随着我终生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
-
涂光群:我与武汉的故事
我祖籍黄陂东乡,出生于武昌的仁济医院。 武汉自古就是九省通衢之地,交通方便,当然信息也就灵通,这是后天赋予人聪明;又是鱼米之乡,这是先天赋予人聪明,武汉人当然也就更加聪明,脑筋活泛…
-
袁隆平:难忘汉口的校园生活
1939年春,我们一家6口人随父亲从汉口转辗湖南等地逃难到了重庆——抗战期间的陪都。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当时已沦陷或部分沦陷的省、市的许多机关、单位和学校,都迁往重庆等大后方,汉口…
-
李靖华:忆在武汉生活的峥嵘岁月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在河南南阳景武高中毕业。1946年夏天和几个同学一起,先后到开封、武汉报考大学。记得到武汉后住在武汉大学学生宿舍的地板上,当时没有门窗。这是我第一次到武汉,感到武…
-
万典武:悠悠武汉情 说不完的故事
我的名字和武汉永远紧紧相连,不仅因为我出生于武汉,而且这里有我的乡情、亲情、师情、爱情、友情,一生中有许多永志不忘的人和事同武汉相关。可惜我不是文学家,否则是可以写出厚厚几本书的。…
-
梅志:怀念大武汉度过的日日夜夜
1937年11月,我带着儿子从胡风的家乡蕲春来到武汉,与从上海撤退来此的胡风会合。这时的武汉正是抗战中心,文艺界的各路人士都聚集在这里,因此,也就成了当时的文化中心。 我们一家3口…
-
彭邦桢:故乡是传统铸成的
故乡是传统铸成的,自我回过一次故乡后,便已产生一种情感和观念。我爱故乡,爱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或更爱那些纯朴的乡亲与故老们。其实我也爱汉口,兹因它是我的出生地,虽说所处的环…
-
难忘如情似火的江城
新中国成立后,我曾4次到过武汉。这座雄伟的江城给我留下的美好印象,至今仍记忆犹新。 我第一次去武汉是1951年10月。那年,我和香玉剧社的同志们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为捐…
-
故乡武汉给我的山缘
童年,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美好难忘的。我童年里有一条悠悠流淌的河,这便是美丽的清江,我的第二故乡恩施便坐落在清江边上。孩提时常与哥哥姐姐们在山上摘蟠桃、茶花和蜂糖果,跟着当体育教授的…
-
球迷史的起点,是与故乡武汉相联系的
几个老朋友聚首聊天。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兴之所至,随遇而侃。有人谈起电视上现场直播中国与伊朗的足球赛,中国队再次饮恨绿茵场,不胜慨叹。由中国足球水平的起伏不定,谈到总冲不出亚洲,进…
-
马仲扬:峥嵘的岁月难忘的情景
在武汉,我曾度过了7年时光,那是极不平静的7年,也是我活力充沛的7年。每每念及,便唤起我亲切闪烁的记忆,峥嵘的岁月,难忘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我第一次到武汉,是1946年初。…